查看原文
其他

天津两幼童坠亡悲剧,请不要因同情而忽略父母责任

2017-03-01 周作鬼 新华每日电讯

做一名合格的父母,比想象中难多了。作为父母,他们现在也需要心理医生的援助;但作为监护人,他们需要承担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。


天津两幼童坠亡悲剧,请不要因同情而忽略责任

作者 | 周作鬼


 

这样的悲剧本来不该发生。2月27日晚上在天津,两名幼童从商场四楼坠楼至负一层,不幸殒命。

 

昨晚19时40分新京报报道:南开区政府一名工作人员介绍,坠亡的两名儿童是兄妹关系,男孩五岁左右,女孩约两三岁。


事发时,他们的父亲同时抱着两个孩子在商场4楼的栏杆处看夜景,“期间两个孩子发生争执并打闹,随后,其中一个孩子不幸坠落,父亲去拉拽时,怀里另一个孩子也不幸坠楼”。

 

详细的情况,还有待警方调查现场监控。在网上,应否追究家长的责任,已经引起了广泛的讨论。


事发商场

 

悲痛是一回事,责任是另一回事

 

无疑,这个惨剧中最悲痛的是失去孩子的父母。目击者李女士对记者说,她走进商场时,看到两个孩子躺在负一楼的地板上;当她上到一楼,就看到两名大人蹲在孩子旁边号啕大哭。


我们能想象,他们是如何从楼上跑下来,看到亲子殒命时的悲恸。那是别人难以体会的心碎和悔恨。

 

不少人认为,这对父母已悲痛欲绝,不该再承受过多的苛责了。因为自己的过失导致孩子死亡,这已是对他们最大的惩罚,舆论或法律应该体谅一下。


这种观点虽然看到了父母正在承受的惩罚,那就是可能伴随一生的痛苦和自责。但是,不幸坠亡的那两个孩子呢?他们也有生命权,不能以“父母也不想的”来搁置讨论。


按国际惯例,由于幼童的生命很脆弱,他们的生命权往往受到法律和社会的特别重视。

 

事实上,大多批评父母者,都能体谅他们的痛苦。可是,父母的丧子之痛是一回事,监护责任是另一回事。


事发商场的围栏高度


从现场图片看,该商场的围栏高度大致达到了成年人胸部的位置,目测有1.3-1.4米。


按《民用建筑设计通则》的要求,24米以下临空高度的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.05米,超过24米临空高度的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.1米(从底部可踏部位算起)。所以商场的围栏应该是符合建筑要求的。

 

如果南开区政府工作人员的说法没错,这位父亲抱着两个孩子靠在围栏上,其后孩子发生打闹时没能抱稳,他的疏忽和责任怎能不追究,怎能不界定?


在同类事件中,追究监护人的法律责任,对社会也是一种警戒。

 

有评论者说,对天津幼童坠亡事故,关键是要看家长有无“严重的过失”,比如“故意”把孩子抱在栏杆外。然而,如果家长是故意的,就不能只按“过失致死”来看待了。在这起事故中,两位孩子坠亡就是最大的过失。

 

做一名合格的父母,远比想象中难

 

任何一个有正常情感的人,都能同情这对父母的伤痛;任何一个在中国生活过的子女,也知道这种意外是如何发生的。


有人引用了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的话:“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,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。”做一名合格的父母,从现代教育兴起之初算起,中国人至少已经学习了一百多年。

 

鲁迅在一篇文章里面说,父母要对孩子做到的无非是三点:一,要保存生命;二,要延续这生命;三,要发展这生命。


这里面最难的一步无疑是第三点,它要求父母在个人人格、育儿观念上完全觉醒,认识到父母的角色完全是义务的、利他的、牺牲的,这样才能为孩子“肩住了黑暗的闸门,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”。


现如今一个世纪过去了,我们距离这个标准似乎还远得很,而且连前两点都不一定能保证做到。


腾讯评论整理的“校车闷死幼童事件”。

 

在农村,几乎处于“放养”状态的孩子们,能够安安全全地长大成人,多多少少要有一点幸运。


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,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多达6100万,按照最新的统计标准,也有900多万。


由于父母不在身边,家中老人难以尽到监护人的责任,儿童溺水、交通意外、食物中毒、被殴打、被拐卖等安全事故已经屡次发生。


即使孩子们能跟父母一起生活,也常常有父母由于上班忙、个人品德不佳、一时疏忽等种种原因,导致孩子在没有监护的情况下发生意外。


类似的商场惨剧


如果你记得小时候的生活经验,你就知道大多数中国父母其实还不懂得怎么当一名监护人。


而法律和社会在处理儿童安全事故、家暴事件等问题时,也往往忽视了监护人的责任。


一个典型的例子是,当发生校车闷死幼童事件时,相关责任人往往会被刑拘。但是,当不小心把孩子锁在车内的人是父母时,疏忽的父母却鲜有得到法律的问责。


腾讯《今日话题》调查发现,校方因车内闷死孩子被追究责任的很多,父母却几乎没有被惩罚。图为2015年6月27日,湖南湘潭4岁男童被锁车内闷死。


保卫儿童,要改变社会对儿童权利不够重视的习惯,也要促进社会、经济和教育的发展,但最紧迫的是,法律制度和执法机关要充分保障儿童的权利。惟其如此,我们才能改变社会习惯,才能保护更多的孩子。

 

在天津的事故中,作为监护人,他们需要承担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;作为父母,他们现在需要的是心理治疗,短期内可能还需要24小时的看护。


在事故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,他们都需要专业心理医生的介入。可是,我们还没有这样的援助体系,也不能肯定心理治疗就能帮助他们走出悲伤,就像电影《海边的曼彻斯特》,2月27日这天的事故可能会是一道永远都迈不过去的坎。


另一种声音


为人父母,为何犯下这样的大错?

作者 | 年糕妈妈



曾经,每每在新闻里看到谁家孩子溺水了,坠楼了,烫伤了,被忘在车里了,糕妈都会特别气愤,怎么会有这么不负责任的家长,简直太可恶了!

你是不是也一样,一边忿忿地谴责这些糊涂父母,一边觉得自己肯定不会犯这种错。

但是,亲爱的,别太自信


    

别太相信记忆,它不只会骗人,还会当机


看到那些孩子被忘在车里闷死的新闻,你的反应可能是这样的。

连孩子都能忘,肯定压根就不爱孩子,这种人不配当父母,对吗?

可是你有没有忘记过带手机,带钥匙?有没有出门后,却记不起来到底锁没锁门,或者明明记得把东西放在抽屉里,怎么找也找不到,后来却在别的地方找到了?

人的记忆是不完美、不可靠的,这和我们爱不爱孩子,细不细心压根就没关系。特别是当我们压力大、精神状态不好,或是被什么事情打断时,记忆就特别容易出错。

不是常说一孕傻三年嘛,生完孩子后妈妈们就容易各种记不住事儿,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觉,精神状态不好引起的。

还有些父母明明记得把孩子送进了托儿所,却在出事后绝望地发现,孩子还在车上。常常就是因为接了一通紧急的电话,结果记忆断片了。


    

别太相信常理,宝宝总会打破常理


一个人带娃,常会觉得分身乏术(这一点当妈的肯定秒懂)。要做到每分每秒都盯着宝宝寸步不离,不是太难,而是根本做不到!


宝宝睡着,你忽然想上厕所,是硬憋着,还是抱娃一起去厕所?正常人肯定是趁娃没醒速战速决啊。可这上厕所的一两分钟里,就有刚学会走路的宝宝跑去拉正在烧水的水壶,结果深度烫伤,疼得五天五夜不能吃、不能睡。

还有一个案例,也是宝宝睡着的时候。妈妈想趁这个时间做点事情,才2个月大的宝宝居然自己翻身卷进了被子里。等妈妈再进来时,宝宝已经因为窒息过久,没有了呼吸和心跳。

还有那些转身开个门的功夫,宝宝就从阳台上掉下去的。晚上睡得好好的,宝宝突然爬窗坠楼的。以及妈妈稍不留神,宝宝就掉进池塘里的。

我们总以为短短几秒钟的时间,宝宝不会有什么大动作。可偏偏就是这几秒,宝宝做了以前都没做过的事,然后意外就这样不期而至了。



    

意外就是一连串的不可能一起发生


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事件叫做“小概率事件”。虽然它发生的可能性很小,但遇上了,那就是百分之百。

有一起把孩子遗忘在后座的事件是这样发生的。那天妈妈正好有事,爸爸只能带着女儿去接儿子。女儿在车里睡着了,爸爸一直等不到儿子,就走下了车。

结果这时班主任老师来电话,说儿子在学校和同学打架,要爸爸赶紧去办公室。于是爸爸就心急火燎地走了,完全忘了后座上熟睡的女儿。

等处理完学校的事,和儿子一起回到车上,爸爸才发现被留在车里奄奄一息的女儿,可这时已经为时已晚,不满1岁的女儿最终没能救回来。

如果这天,妈妈可以像往常一样照顾女儿,或者宝宝没有在车里睡着,又或者儿子没有在这天和同学打架,那么悲剧就不会发生了。可外就是这样,很多的巧合碰到了一起,于是一点点疏忽都能酿成惨剧


    

让宝宝的人生没有意外


我们总以为事情不会这么巧,或者这么巧的事一定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。可是总有人能中彩票,也总有人会被从天而降的花盆砸中。

为人父母,真的不能心存侥幸,为了让宝宝的人生零意外,我们必须要仔细再仔细,小心再小心。

下次再看到新闻里那些糊涂父母犯的错时,除了事不关己地指责,是不是也可以收起我们那盲目的乐观和自信,自查一下,我们真的都做到万无一失了吗?

多问自己几遍,窗户是否锁好了,小物件是否都收起来了,热的、电的、尖锐的、易碎的物品是否都放到宝宝碰不到的地方了,下车时有没有把孩子留在后座。

另外,为了防止记忆出错,平时也别给自己太大压力。陪宝宝的时候,别再心不在焉,三心二意,只知低头看手机。也许你盯着屏幕的那几秒钟,意外就发生了。©




每日赠书

爱读历史的人都绕不开世界史。市面上世界史多达867种,大致都能归为三类:世界通史、人类发展史和新世界史。读完以下3本书,就相当于读了867本世界史:


第一本是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的《全球通史》。这本书最适合历史入门读者,它将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主要事件都清晰、详细地展现在读者面前,能让初学者对世界史脉络获得一个大致的概念。


第二本是尤瓦尔·赫拉利所著的《人类简史》。人类发展史是近年来逐渐火热起来的世界史类型。这本书没有花大篇幅去记叙具体的历史事件,而是会从更宏观的角度入手,探究人类发展背后的历史规律和逻辑,让读者了解智人是如何从其他类人猿中脱颖而出统治世界的。


第三本是彼得•弗兰科潘的《丝绸之路:一部全新的世界史》从一个小而新的角度切入,重新诠释世界的历史,这是一种流行于国外的世界史写法。这本书书上市3个月便获评新浪2016年度十大好书、豆瓣2016年度十大历史好书、吴晓波频道2016年度十大好书等。


英国牛津大学历史学家彼得•弗兰科潘认为,丝绸之路远不止是一条连接东西方的贸易道路,而是贯穿推动两千年人类文明历程和世界史的伟大道路,“丝绸之路之于人类历史的重要性,就像一个人的动脉和静脉”。

如何获取赠书?


1、在评论区发表高质量评论,点赞数量最高者(至少超过30次),将获赠价值128元的《丝绸之路》一册;

2、编辑将择优放出高质量评论。在文章推送次日12时之前,编辑会回复并通知获奖。

3、若点赞数不够,则空缺;若点赞数最高者在近一个月内已获赠其他书,则由第二名递补。




来源:新周刊( new-weekly)、年糕妈妈( niangao-mama)

监制:易艳刚

责编:张慧

校对:赵岑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